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学生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 【暑期实践育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延安精神的时代回响

【暑期实践育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延安精神的时代回响

作者:张国宇     来源:赴延安红色寻访调研服务队    发布日期:2018-08-16     浏览次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的革命历史滋养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延安精神始终是凝聚人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它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近日,由我院优秀学生党员和团学干部组成的赴延安红色寻访调研服务队奔赴延安,响应国家对青年学子学习延安精神的号召,了解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走进革命纪念馆 重温先辈延安情

  艳阳高照,天气正好,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广场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公职人员、青年学子等一批又一批地走进延安,走进巍峨耸立的革命纪念馆。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延安只是一个“革命摇篮”的符号,是黄土坡、是土窑洞。如今的延安,不仅有深厚的红色历史积淀,同时也在编织着自己的多彩生活。无数的人们来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再把它带出黄土,散向祖国各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6个展区、10个单元、5500多张照片、3.5万多件文物,一一向同学们诉说着革命的艰苦卓绝、胜利的来之不易。大家凝神聆听讲解员的讲解,驻足仔细观看这些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事求是”等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使是隔着玻璃展柜,我也能感受到一股又一股壮烈与坚定扑面而来”,队员王健宇感慨到。

  1935年至1947年的13年间,正是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睹物思人,令大家感慨颇深。学生党员龙靖在参观结束后动情地说:“第二次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我已经是一名中共党员了,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是我党的传家宝,是民族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队员们参观老照片

  走进八一敬老院,向老兵致敬

  革命圣地延安,有一座特殊的敬老院——八一敬老院。与其他敬老院最大的不同是,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是曾经为了和平而浴血奋战的老兵。为了探望这些革命老兵,并向这些延安精神的亲历者致敬,同学们怀着崇敬与学习之心走进了延安八一敬老院。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了一位位老兵的房间。每间整洁的房间内都有两名老兵,两张单人席梦思床并排摆放,壁橱、电视机、沙发一应俱全,许多老人正在看新闻联播,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偶尔有工作人员来问询身体情况,老兵们的身子也是挺的笔直,依稀可以看见当兵时的英武姿态。

  据了解,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始建于1959年,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八一”冠名的敬老院。目前在院休养人员203名,其中老红军6名,老八路、老复员军人197名。休养人员中年龄最大的已达99岁。

  “你们是大学生吧!”正在队员们准备进屋时,身后突然传来了浑厚有力的声音。一位面容坚毅的老兵在身后叫住了队员们,并热情的拉着大家围坐在大厅中的桌子边,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同京飞老人已年逾90,身着军装,腰板挺直,声音浑厚,口中吐出的是70年前那段烽火岁月……“日本人有飞机,打到最后我们全连只剩6个人,但是大家还是拼到了最后走一刻。”1942年,同京飞跟随部队奔赴山西抗战前线,并在惨烈的战斗中英勇作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大局进攻陕北,在与胡宗南部的战斗中,他曾与战友在战壕里三天三夜滴水未进。“只要是想起牺牲的战友们我就伤心,天天说话玩耍,一场战斗之后可能就没人了……但是我们也从未害怕过,老百姓想要过上好日子,就要先把敌人赶走!”说到动情处,老人眼里泛着泪光。听闻队员们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人更加精神了,原来他的孙子正于我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你们年轻人,大学生,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造出比国外更先进的飞机导弹,我们国家才不会被欺负!看到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大学不好好读书,只知道上网打游戏,我就心痛啊!”队员唐红玉急忙紧握住老人饱经风霜的手说:“爷爷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好好读书的!”老人也欣慰地笑了。

同京飞老人讲述抗战故事

  “今天听到老兵爷爷们讲述以前书本上的抗战故事,我再一次被震撼了,并深深地感受到了和平来之不易。以后我定当不负老兵爷爷的嘱托,艰苦奋斗,争做新时代优秀大学生!”。唐红玉表示到。

  随后,另一位老兵白应谦也为同学们讲述了他的军旅故事。这位抗日战争中被炮火几乎炸聋双耳的95岁老人讲着讲着,眼角不时便湿润了。“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国家栋梁!”这是老人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离开时,指导教师闫颢芯说到:“在八一敬老院,我与一位在西藏戍边多年的老兵相遇,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家长辈的身影,一样的睿智幽默、正直坚韧,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像老兵爷爷们期望的那样,好好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如今的八一敬老院不仅是老红军、老复员军人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也是弘扬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老人们利用自身独特的“政治活教材”优势,开展红色教育,为弘扬延安光荣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夜幕降临,远处八一敬老院高耸的楼体在月光下更显宁静,祥和。

  追寻领袖初心 攀登精神高地

  “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朗朗的读书声在梁家河知青故居的小院内响起,引得院内外游人驻足倾听。8月9日,队员们走进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感悟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

  北纬36.8°,陕北黄土高原上,有一个小小村落,名叫梁家河,“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他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走进村委会大院,“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一排巨大的红底黄字冲击着队员们的视觉。大院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怀着学习与感悟之心,抚过一面面土墙、踏过一片片砖地,回想着总书记带领梁家河村民发家致富的过程,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村史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什,引得队员们驻足观看。学生党员王健宇在参观后表示:“在梁家河,我学习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以及攻坚克难的意志,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要不断加强思想觉悟,努力学习,在新的时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梁家河村委会大院的党旗面前,优秀学生党员在团队指导教师闫颢芯的领誓下重温入党誓词,大家面容坚毅,声音洪亮,引得往来游客纷纷驻足,啧啧称赞。

捧读《梁家河》

  “总书记原来当年生活这样艰苦呀!”队长张丽芸进入知青故居的窑洞后感慨到。来到知青故居,这里珍藏着知青们当年用过的生活品、睡过的床铺被褥,队员们一一看遍,交流着,感叹着。“知青旧居承载了当年知青们的青春记忆,在这里,我深刻认识到知青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正是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知青精神,才使得我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今后我也将继续发扬这份精神,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参观结束后,学生党员彭佳诚如是说到。

  捧读着《梁家河》,每一位队员们都感受到了字里行间透出总书记对这片土地的绵绵深情,同时也深深明白肩上的担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走进延安的数日,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吃苦耐来、居安思危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队教师韩梦璇在活动结束后谈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纪的结束语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改革发展任重道远。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当在高校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推进中发挥力量、燃烧热情,用最热忱专注的心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编辑:0     终审:0
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