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着这个光荣的称号,多少仁人志士肩负着这个崇高的使命。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荀子.致士》曰“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意思是说: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
健全的人格是师德的根本,扎实的学识是师德的核心,崇高的品质是师德的灵魂。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我们要用爱与责任铸造师德的灵魂。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师爱不是说教,不是挂在嘴头的口头禅,要用心,用行动去实践。责任也是一种爱,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讲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西农动科学院的老师们,犹记20年前,我第一志愿第一专业走入西北农大动科学院,学院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特别是我的导师昝林森教授,其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践行着其乡党陕西扶风人张载所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为我们树立了师德的典范。
一、“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恻隐之心、仁者之心。昝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上对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关怀备至,譬如对我无论是上学还是找工作,昝老师都是不遗余力、费心费力的提供帮助,近年来我也才了解到他一直悄悄的资助贫困学生而从未让人知。正如马一浮先生所说:“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二、“为生民立命”, 张载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够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因此,“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而昝老师立命于民众,为中国牛业特别是陕西秦川牛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使得无数群众得以安身立命。
三、“为往圣继绝学”,古人意思是继承孔孟子之道。时之今天昝老师率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教师们秉承了邱怀先生的遗志,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把现代生物技术与牛业实践与发展相结合,主持或主要参加了3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工作,获省部级奖20项,其中省级教学特等奖1项,省级科技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1部,获批专利19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编制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50余个,发扬光大了秦川牛产业。
四、“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希冀为社会太平秩序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昝老师率领的牛业团队长期致力于肉牛奶牛遗传改良、生物技术育种、健康养殖及产业化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必然为三秦大地乃至于中国牛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工作中,我时刻用昝老师教导的,李兴旺书记也盛赞不已的黄牛精神——“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合作精神,抵不倒南墙不回头的拼搏精神,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脚踏实地永不松套的实干精神,负重奋进不甘落后的争先精神,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奉献精神”提醒自己,牢记传承美德,铸不朽之师魂,传纯朴之师风!
作者简介:王淑辉,女,1978年9月生,河北省邯郸人,博士,讲师。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201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到校任教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