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科研新进展】王高学教授团队在鱼类肠道菌群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王高学教授团队在鱼类肠道菌群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2-12-19     浏览次数:

     

近日,王高学教授团队在《Microbiom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Rice flowering improves the muscle nutrient, intestinal microbiota diversity and liver metabolism profiles of tilapia ( Oreochromis niloticus ) in rice-fish symbio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罗非鱼肌肉营养和品质,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和宿主代谢水平,增强机体抗病性和免疫力的潜在机制。王高学教授和王二龙副教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周亚博士为论文通讯作者,王二龙副教授、凌飞教授、周亚博士和奥本大学梁月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人员参与了该项工作。

稻鱼共生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循环养殖模式,是缓解水产集约化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的有效措施。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的内部循环,探索“田中种稻,稻下养鱼”的稻渔生态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合理提高稻田利用率的同时,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提高稻花鱼的肌肉营养和品质,达到“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鲜”的互利互补效果,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该研究发现,与传统池塘养殖的罗非鱼相比,稻鱼共生系统对罗非鱼的体长、体重、肌肉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明显增强,尤其是水稻开花后,罗非鱼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升高,门水平上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属水平上优势菌群为拟杆菌属( Bacteroides )和苏黎世杆菌属( Turicibacter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群(Gram-negative bacteria)和耐压力菌群(Stress-tolerant 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潜在致病菌群(Potentially-pathogenic bacteria)相对丰度最低。肝脏差异代谢产物分析表明,稻鱼共生能够改善罗非鱼的肝脏代谢水平,并调节氨基酸、脂肪酸和脂质等代谢途径。此外,肠道差异菌群和肝脏差异代谢物的关联分析表明,优势菌群中的拟杆菌属与氨基酸、脂肪酸和脂质代谢相关的多种代谢产物均呈正相关。

该研究揭示,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开花能够提高罗非鱼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并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表型轴调节鱼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脂质等物质的代谢水平,改善罗非鱼肌肉营养和品质,提高机体的抗病性和免疫力,以适应稻鱼生态立体共生系统的综合环境。该研究为稻渔综合种养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图片1.png

该研究得到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计划、重庆市水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2-01433-6#article-info


编辑:安相     终审:赵运良
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